未来菜粕1705存在高估风险
据海关数据公布显示:2016年10月我国进口菜籽61,095吨,较上月193,474吨减少132379吨,降幅68.42%,同比降幅83.26%,10月进口平均单价为430.27美元/吨,今年1-10月我国油菜籽进口总量仍同比下降近20.18%至3,018,895吨,数据估计11月沿海到港菜籽量为34.5万吨,12月为45万吨。据了解,截至第50周末,两广、福建、营口、张家港四地菜粕库存约3800吨,去年同期数据为55500吨,四地未执行合同今年为52.5万吨,去年为23.1万吨,同期相比今年的未执行合同较高,表明今年冬储需求较旺,采购方较为看好后期现货行情。
2016年与2015年同期相比市场存在两点不同,其一,中国质检总局曾试图在9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菜籽杂质标准,导致中国进口商买船谨慎,10月份到港仅漳州中纺4.4万吨菜籽,沿海缺乏原料,沿海菜籽、菜粕库存下滑明显。其二,压榨利润情况截然不同,12月14日加籽现货压榨净利为盈利350元/吨,去年同期压榨净利为亏损100元/吨。压榨利润是影响买船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基于2015年底压榨利润不佳的情况,2015年11-12月及2016年一季度进口量均较低,但2016年10月开始受大宗商品大涨、油脂油粕表现良好的影响,榨利迅速扩大,压榨厂买船意愿强烈,后期买船将明显高于上一年度同期。
图1、中国进口菜籽量
表1、沿海菜粕库存与未执行合同量
当前价差价比安全边际较高
1705豆菜粕价差近期在480上下波动,豆粕/菜粕价比为1.196,从下图的价比数据图中很容易看到当前的价比处于历史极低的水平,在价比较低的水平下,豆粕使用的性价比将提升较多。豆菜粕5月价差近期较低的另一个原因表现为市场情绪,当前主力合约已经转换为1705,在过去两个月大宗商品上涨浪潮中,菜粕的高波动率受到资金的喜爱,待市场从情绪中舒缓至基本面,价比与价差将会快速回归。
图2、豆菜粕现货价差
图3、豆菜粕5月合约价比历史数据
后市具体操作策略建议
当前市场的支撑因素在于南美天气后期若出现问题,大豆价格将给出天气升水,利于豆菜粕价差扩大,而风险因素在于菜粕远月1705对应需求启动期,若大宗商品行情继续火爆,菜粕远月或受到追捧。目前豆菜粕1705价差在470-480波动,价比在1.196附近,价比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存在安全边际,而进口菜籽在明年一季度将会明显解决菜粕的需求问题,当前的溢价时效性较差,豆粕性价比提升,在大宗商品上涨中菜粕波动率较高,豆菜粕价差波动风险需要防范。具体操作上,笔者建议买入豆粕1705,卖出菜粕1705,价差从当前470-480元/吨附近,看至600元/吨附近,价比从1.196附近回归至1.25或1.3。(特约撰稿人董甜,文章来自农产品(000061,股吧)期货网独家原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blog.sina.com.cn/u/5199246754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网址:http://qhkh.cofool.com/view-4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