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政策近年来持续推进,通过多项创新机制和政策优化,吸引了更多境外投资者参与。以下是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主要政策:
1. 债券通(Bond Connect)
北向债券通(2017年推出):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香港金融基础设施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2025年进一步优化,允许境外投资者使用持有的中国债券在香港进行回购交易,并支持《全球回购主协议》(GMRA)等国际标准协议。
南向债券通:支持境内投资者投资香港债券市场,2025年优化措施包括延长结算时间、支持多币种(人民币、港币、美元、欧元)结算,并计划扩大合资格境内投资者范围。
2. 熊猫债(Panda Bonds)
允许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近年来,熊猫债市场增长显著,并推出创新品种如科创熊猫债,如恒安国际集团和中信银行承销的信义光能发行的科创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科技型子公司运营。
巴基斯坦等国家计划发行熊猫债,以增加人民币融资渠道。
3. 互换通(Swap Connect)
2023年推出,允许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银行间利率互换市场,2025年起进一步允许使用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作为抵押品,提升资本效率。
4. 离岸人民币债券回购安排
2025年2月推出,允许境外投资者使用北向债券通持有的中国债券在香港进行回购交易,增强流动性管理能力。
5. 境外央行类机构优惠政策
中央结算公司自2025年起免除境外央行类机构开户费(500元/户),优化外资投资体验。
6. 自贸离岸债试点
2025年6月央行宣布在上海临港新片区试点自贸离岸债,支持“一带一路”企业融资。
7. 债券通服务费下调
2025年1月起,债券通公司服务费下调60%,降低境外投资者交易成本。
8. 人民币外汇期货研究
央行与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便利汇率风险管理。
这些政策共同推动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化,提高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并促进了跨境资本流动的便利化。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发布于2025-7-1 08:50 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