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技术指标曲线的形态分析。与K线相同,技术指标曲线同样有各种形态,而且其指标的形态往往比K线的形态更加清晰。尤其是现代数学工具模糊数学和数值模拟的引入,使计算机实现形态分析成为可能,从而使其研判更加客观、可靠。
2.在指标参数的选取方面,主张不同周期采用不同参数组合分别研判买卖信号。通过实证研究,人们发现如果始终运用同一参数组合来分别研判买卖信号,会使买卖信号的准确度有所不同,因而萌发了根据不同研判目的运用不同参数的想法。如吉拉&S226;艾波(Gerald Appel)在对MACD指标进行研究时建议研判买入采用"8/17/9天EMA"的参数组合,但卖出信号采用"12/25/9天EMA"。这种参数的取定方法比较新颖的。通常人们认为市场上涨过程比较缓慢,而下跌过程比较迅速,所以很自然的认为卖出信号应取较短周期。但经过吉拉&S226;艾波对美国股市近百年数据的实际测算得到的实际结果却与人们的这种推理背道而驰。
3.对技术指标曲线进行拟合处理。用拟合线的趋势来预测技术指标曲线的走势,从而突破了就由技术中无法预测指标未来走势的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