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研究所报告】继“一路一带”驱动了港口水泥、基建高铁汹涌澎湃的行情之后,一个内涵、空间、牵涉面不输于“一路一带”的主题在11月24日横空出世,这就是“工业4.0”。
我们认为,“工业4.0”范围广,牵涉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物联网,传感器,软件设备,可以带动创业板再次崛起。
我们认为,“工业4.0”影响深远,已经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谁落后就会输掉整个未来,这意味着空间极大。
我们认为,政府对“工业4.0”的认识将逐渐深化并必将成为国策,这意味着后继催化剂将不断出现。
我们将持续推出工业4.0的研究报告,此是第一篇,即,工业4.0的核心就是机器人。
什么是“工业4.0”
“工业4.0”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其中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前三次工业革命源于机械化、电力和信息技术。当前世界工业发展进入了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阶段。”现在,将物联网和服务应用到制造业正在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来,企业将建立全球网络,把它们的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融入到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PS)中。在制造系统中,这些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包括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能够相互独立地自动交换信息、触发动作和控制。这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包括制造、工程、材料使用、供应链和生命周期管理的工业过程。正在兴起的智能工厂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生产方法。智能产品通过独特的形式加以识别、可以在任何时候被定位、并能知道它们自己的历史、当前状态和为了实现其目标状态的替代路线。嵌入式制造系统在工厂和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上实现纵向网络连接,在分散的价值网络上实现横向连接,并可进行实时管理—从下订单开始,直到外运物流。此外,他们形成的且要求的端到端工程贯穿整个价值链。
机器人产业是“工业4.0”的先锋
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以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机器人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结合发达国家机器人行业发展经验,我们将机器人行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技术准备期、产业孕育期、产业形成期、产业发展期和智能化时期五个阶段。美日欧机器人产业已完成前四个阶段,目前处于智能化时期,而中国机器人产业还处于孕育期。
制造业产业升级,国家政策支持,普及机器人不只是单纯的替代人工,更是提升制造业效率与柔性的重要手段。
机器人产业链包括核心零部件生产、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以及行业应用四大环节。目前我国机器人企业真正能赚钱的业务是系统集成。关键零部件没有真正国产化,造成国产机器人本体成本远高于国外同行,很难上规模。
现阶段我国机器人行业处于行业兴起阶段,我们预计未来5年仍这一阶段,国内机器人行业高速发展。之后随着全球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逐渐走向成熟。我们预计15年后国内机器人行业蓬勃发展,届时机器人将走入家庭,服务机器人出现爆发式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