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鲜菜价格涨幅回落等影响,5月CPI同比涨幅略低于市场预期,环比继续下降。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5月份,CPI环比下降0.5%,同比上涨2.0%;PPI环比上涨0.5%,同比下降2.8%。1~5月,全国CPI同比涨2.1%。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数据显示,通胀压力减缓,经济复苏延续,节后A股有望震荡走强。
菜价回落拉低CPI
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9%。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涨一降”,仅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6%。其中,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4.7%,影响CPI上涨约1.39个百分点。5月份CPI环比下降0.5%。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7%。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说,5月份猪肉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同比上涨33.6%,影响CPI上涨约0.77个百分点。鲜菜价格同比上涨6.4%,涨幅比上月回落16.2个百分点,对CPI的影响也从上月的0.56个百分点回落至0.14个百分点。同时,5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下降21.5%,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64个百分点。
“随着应季鲜菜上市,市场供应逐步增加。从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旬报监测看,蔬菜价格回落幅度较大,部分鲜菜价格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三成。”余秋梅说。
PPI回升仍然为负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PPI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缩小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
卓创资讯分析师张猛表示,5月份PPI走势传递出中国整个实体经济的一些积极变化,调结构起到一定成效。但目前PPI依然为负,表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依然非常重要,且从国际行情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PPI后期回升动力或不足。
观点
今年来,我国CPI同比涨幅已连续4个月维持在“2时代”,后期物价走势如何?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祝宝良告诉记者,受猪周期影响,猪肉价格仍会保持上涨趋势,但涨幅会逐渐缩小,并且全国多地投放储备冻猪肉,通过补贴方式压低价格并抑制投机行为,将缓解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同时,随着气温升高,大量蔬菜生产上市,将缓解食品价格上升压力。未来物价存在温和上涨的空间,但不会大涨。
张猛认为,整体来看,当前CPI走势相对平稳,PPI持续改善,经济缓慢筑底,货币政策有望继续维持稳健。
通胀压力减缓,经济回暖,A股有望震荡走强。
5月CPI环比下降,PPI环比上涨。这种比较罕见的情况,最近一次出现在2013年1月。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经济回升、通胀压力缓解,有利于节后A股震荡走强。
基本面积极信号凸显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5月CPI同比上涨2.0%,低于预期。PPI降幅超预期收窄至2.8%。随着食品价格涨势继续放缓,CPI上行压力逐步消退。而由于外需不足,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等因素,政策持续发力仍是经济持续回稳的关键。
“这是经济难得的积极信号,但持续性还需进一步观察。”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指出,CPI下降PPI上涨,通胀压力减缓,经济复苏延续,剪刀差大幅缩小,基本面积极信号凸显。不过,这种罕见的积极信号,能不能演变为一种新常态,还有待观察。一方面,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仍将成为左右物价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PPI指数回升,有政策组合拳的支持,也有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的支撑;但国际油价最近4个月涨幅接近翻番并创出7个月新高,接下来上升空间有多大有多久,有待观察。但物价上涨压力减轻,为政策再一次腾出了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