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证券报4月18日消息,与谷歌、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一步到位”的发展路径不同,以长安汽车(16.37, -0.19, -1.15%)为代表的主流车企采取渐进式发展路径,并以产业化为核心目标。为实现2018年量产目标,长安无人驾驶汽车在技术方面尽可能采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并努力控制成本。不过,要摆脱成本的约束,长安汽车仍然需要整个体系的不断向上突破。
尽管长安汽车将此次长途路测冠以“超级无人驾驶”,通过全速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刹车、交通拥堵辅助、车道对中、自动换道、主动限速、语音助手七大功能,在高速路上大部分时间可以实现无人驾驶,但实际上此次路测的两辆无人驾驶汽车仍处于高度自动驾驶的初级阶段,无人驾驶技术进一步提升仍然有赖于算法提高、数据积累以及更先进传感器的应用。
“啥时候能买到这种无人驾驶汽车?”“2018年能否量产,价格怎样?”长安无人驾驶汽车4月12日从重庆出发,在历经5天2000公里路测的过程中,公司无人驾驶汽车灵魂人物、工程研究总院总工程师黎予生不断面对这样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