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见地”2月29日发布文章称,目前上海云峰集团发生最大一宗债券违约案,未兑付余额达66亿,包括2015年4期和2014年3期私募债。
文章援引一位券商的话称,2015年5月,其操盘认购上海云峰集团发行的一年期定向工具(PPN)数亿元,投资的理由是期限短,利率可观(年息7%),更重要是有(600606,股吧)信用的隐性担保。此外,该债券还引入提前兑付条款,触发条件是云峰财报负债率突破85%。
当时,绿地控股持股云峰集团54.5%。云峰是绿地能源板块的,虽然以煤炭为中心的贸易业务利润率不高,但却是绿地攀升世界500强好位次的坚实后盾,收入贡献一度达到绿地控股的1/3(2013年数据)。
然而,2015年10月末绿地控股发布一则公告称,由于能源已不再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产业,故当初的条件已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同意绿地控股与绿地资产控股解除股权委托管理协议。协议解除后,云峰集团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失去绿地控股信用的庇荫后,债权人纷纷行动,动手最快的是银行。授信停止后云峰资金骤然紧张,部分到期贷款逾期,银行又群起提前收贷。接下来几天云峰集团发布的三季报负债率突破85%,私募债回售条款触发。2015年11月5日,债券投资人不约而同选择行使回售权。但是2015年第1期1月22日应该兑付的8000万元利息违约了,第3期私募债持有人也未能完成回购。截至目前,云峰集团未兑付的债券余额高达66亿元,构成迄今为止国内存续规模最大的一宗债券违约案例。
目前,主承销人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已经召集债券持有人举行了四次会议。云峰负责人与会,但并没有给出解决危机的方法。这时,投资者才发现一个大秘密:至迟在2014年底,云峰集团已经不是法律意义上绿地控股的子公司了。而在发行文件中,云峰集团却以世界500强企业绿地控股的控股子公司自称,在2015年又发行了5期债券。云峰负责人表示,2009年绿地资产控股与绿地控股签订的股权托管协议已经在2014年到期。
至此,债权人的维权对象已经由云峰集团转变为绿地控股。绿地控股2015年中报显示,经过连续两年的亏损,绿地资产控股和员工持股会投入云峰的股本金是负的4亿元。这意味着云峰集团账面上已无资产可供清偿。
国内期货开户、外盘期货开户欢迎咨询弘业期货何佳宝经理,18252072821,QQ:1523297429。
弘业期货展示网址:http://www.zjqhkh.com/qihuozixun/qihuozaopingjizix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