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加强央行对利率体系的调控和监督指导,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10月23日晚间,央行在宣布24日起降息后,释放了这样一个信息。央行在寥寥数语中终结了“利率管制时代”,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其实,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速在2014年11月份央行宣布加息时就露出了端倪。2014年11月21日晚间,央行在宣布非对称降息的同时,宣布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由原来基准的1.1倍上调至1.2倍;在今年3月份和5月份,央行分两次将这一浮动区间的上限调至1.5倍。在之后的两次降息中,央行未对这一上限做出调整。及至10月23日,央行宣布“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在此期间,央行还从其他方面为利率市场化进行了准备。比如,《存款保险条例》5月1日起实施,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加上了一把“安全锁”;6月2日,《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并正式实施。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将之称为“解除存款利率管制前推出的最后一个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