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场供需格局可能出现巨大变化。OPEC+增产计划稳步推进,原油供应预计加速释放。需求旺季临近尾声,原油市场有望从三季度的供需相对均衡转向供应过剩,会持续压制油价。然而,油价下方亦存在坚实支撑,若想跌破年内低点,需要远超当前的利空驱动。此外,地缘政治仍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俄乌冲突、俄美关系及中东局势出现任何变化,都可能导致油价短期剧烈波动。
基本面来看,受短期内套利船货供应充裕担忧及需求疲软影响,亚洲低硫燃料油市场结构进一步走弱,8月预计新加坡将接收来自西方的约280-290万吨的低硫燃料油套利货量,高于7月的230-240万吨。高硫方面,尽管船期紧张支撑下游船加油市场需求,但当前新加坡高硫燃料油浮舱水平较高,预计高硫燃料油供应压力将持续。当前高硫燃料油情绪扰动较大,暂以震荡偏强对待。
7月至今,受地缘政治风险下降、OPEC+增产、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等因素影响,原油基本面反复变化,国际油价走势“波澜起伏”,整体呈现先扬后抑的宽幅震荡格局,波动率较二季度显著收窄。展望四季度,基本面仍是主导油价走势的关键因素,地缘政治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二、原油供需格局分析
2.1 EIA原油库存持续减少,成品油库存持续下降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库存报告显示,上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继续减少,汽油库存和馏分油库存也减少。具体数据显示,截至8月22日当周,包括战略储备在内的美国原油库存总量8.22493亿桶,比前一周下降162万桶;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18292亿桶,比前一周下降239万桶;美国汽油库存总量2.22334亿桶,比前一周下降124万桶;馏分油库存量为1.14242亿桶,比前一周下降179万桶。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地区原油库存2263.2万桶,减少83.8万桶。过去的一周,美国石油战略储备4.04201亿桶,增加了78万桶。原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低1.62%,比过去五年同期低6%;汽油库存比去年同期高1.80%,与过去五年同期持平;馏分油库存比去年同期低7.19%,比过去五年同期低15%。
EIA数据还显示,截至8月22日当周,美国原油日均产量1343.9万桶,比前周日均产量增加5.7万桶,比去年同期日均产量增加13.9万桶;美国炼厂加工总量平均每天1688万桶,比前一周减少32.8万桶;炼油厂开工率94.6%,比前一周下降2个百分点。上周美国原油进口量平均每天623.4万桶,比前一周减少26.3万桶成品油日均进口量198万桶,比前一周增长17.5万桶;美国原油出口量日均381万桶,比前周每日出口量减少56.2万桶,比去年同期日均出口量增加13.9万桶;美国原油净进口量日均242.4万桶,比前周增加29.9万桶。
2.2 山东独立炼厂原油到港量五周以来首次大幅回升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当周,山东独立炼厂原油到港量301.6万吨,环比上涨151.6万吨,涨幅为101.07%。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山东独立炼厂原油到港量为121.9万吨,环比下跌121.1万吨,跌幅为49.84%,到港原油以中质原油为主,其中俄罗斯原油到港60万吨,但无新的稀释沥青到港。
三、燃料油供需格局分析
3.1 8月山东独立炼厂开工回暖
8月21日当周,山东独立炼厂常减压产能利用率49.13%,环比上升1.61个百分点,同比跌1.63个百分点。8月以来,山东独立炼厂开工率持续回暖,已涨至春节以来最高位。
3.2 新加坡燃料油库存连续第二周下降
截至2025年8月20日,新加坡陆上燃料油库存连续第二周下降,总量为2304万桶(约363万吨),创八周新低。尽管库存减少6.5%,但因进口量强劲(8月14日至20日流入近140万吨),总库存仍远高于平均水平。主要进口来源包括阿联酋、印度尼西亚、巴西、伊拉克和俄罗斯。
夏季消费旺季来临,OPEC+扩大市场份额,增产预期加强,全球石油市场在短期内进入到供需双强的状态。但是美国关税政策抑制全球经济的预期也会在中期内凸显,原油在旺季过后将走向确定性过剩,原油中期偏空格局不变,OPEC+增产将在消费旺季过后逐渐体现在显性库存积累上,原油在中期可能重回熊市。
高硫燃料油市场继续承压,尽管近几周东西方套利窗口持续关闭,但贸易商预计7月来自欧洲市场整体的到货量环比将增加30-40万吨,部分原因在于南美和西非地区的套利货物流入量增多。亚洲高硫燃料油市场继续面临中东稳定船货带来的供应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