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手续费就像去超市买东西——有的是"按件收费",有的是"按斤收费"。咱们先搞清楚这两种套路:
1、固定式:菜市场“按斤称”的实在人 比如你买PTA(一种化工原料),不管今天它涨成"贵族"还是跌成"白菜",手续费都是3元左右一手;PVC更便宜,1元左右就能搞定一手。这就像去楼下包子铺买包子,肉包2块一个,素包1块一个,雷打不动。 划重点:这种手续费只看"手数",不看价格涨跌,交易所说涨就涨(但很少),平时稳如老狗。
2、比例式:按“货物价值”收的聪明账 比如螺纹钢手续费是1%%(万分之一),白银是0.5%%。这时候新手容易犯迷糊:"万分之一的话,我买1万块货不就1块钱手续费?"大漏特漏!期货里的比例是按合约总价值算的,公式是: 手续费 = 合约价格 × 每手吨数 × 手续费率。
举个栗子 :假设螺纹钢现在3000元/吨,每手10吨,那1手的价格就是3000×10=30000元。按1%%的手续费算,就是30000×0.0001=3块钱。要是螺纹钢涨到4000元/吨,同样1手的价格变成40000元,手续费就涨到4块钱了——价格涨涨跌跌,手续费也跟着"坐过山车"。 敲黑板:比例式手续费像个"跟屁虫",价格越高,手续费越贵;价格越低,手续费越省。买之前记得拿计算器算笔账,别被"万分之一"的数字骗了!
交的手续费,其实是“两碗面”!
很多人以为手续费就是期货公司收的,其实它是"国家饭+公司菜"的组合:
第一碗面:交易所手续费(国家收的"基础餐费")这部分是交易所统一收的,所有期货公司都一样,相当于"国家定的保护费"。比如你买PTA,交易所收3元,不管你在哪家期货公司开户,这3元都跑不掉。
第二碗面:期货公司佣金(期货公司的"辛苦费")这才是拉开手续费差距的关键!交易所收的3元是"成本价",期货公司会在这个基础上加"佣金"。比如有的公司加3倍、5倍,有的+1元、1毛,甚至有的更低——这差额就是你多交的"智商税"。 总结:想省手续费,重点不是骂交易所(它说了算),而是找期货公司谈"佣金"!就像点外卖,平台配送费固定,商家加的包装费才是能砍的。
开户四大坑,踩一个多交几千!
坑一:网红软件开户=主动送钱 很多新手爱用大交易软件(比如XX期货通、XX财富),觉得"大平台靠谱"。但你点进去开户列表一看,所有期货公司的手续费都贵得离谱!为啥?这些软件是期货公司总部的"线上渠道商",总部给它们的返佣高,自然要转嫁到你头上。真相:大平台≠低手续费,反而可能是"中间商赚差价"的重灾区。
坑二:"老师带盘"=手续费刺客 "加我微信,免费指导操作!""群里有老师喊单,稳赚不赔!"听到这种话,赶紧跑!这些"老师"的目的就一个——让你频繁买卖。你以为他是"投资导师",其实他是"手续费贩子"! 举个真实案例 :有个大哥跟"老师"做螺纹钢,一个月交易20次,每次手续费400块,一个月光手续费就交了8000块,本金都快亏没了! 提醒:真正的高手不会靠刷手续费赚钱,喊单越多,手续费越贵,小心"赚了指数亏了手续费"。
坑三:自己跑营业部/官网开户=当"散客" 有些朋友觉得"去营业部开户正规",或者直接上期货公司官网点"立即开户",结果手续费贵到怀疑人生。为啥?因为没找"客户经理"谈佣金! 潜规则:期货公司对新客户(没找客户经理的)默认收高手续费,对老客户(有客户经理维护的)能谈低。就像买保险,自己去网点买是原价,找代理人能拿折扣。
坑四:证券公司开期货户=双重收费 有些证券公司挂着"期货IB业务"的牌子,说"炒股炒期货一站式服务"。但你要知道,证券公司本身不赚期货手续费,它要把客户介绍给合作的期货公司,两边都要抽成!相当于你去奶茶店买奶茶,结果店员说"我们和咖啡店合作,买奶茶加10块咖啡钱"——平白多交一份钱!
四、避坑指南:这样开户省一半!
小资金:死磕交易所0.1元,月交易100手内手续费控制在300元以下。
大资金:争取交易所成本基础,50万资金年省手续费超10万元。
终极心法:每节省1元手续费=多赚3元利润(按30%胜率折算)。
行动指南:立即点击头像加微信找玉涛,免费安排一对一客户经理,直接确认手续费后再开户,避免多花冤枉钱,一直当韭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