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中介的收费通常以贷款金额的百分比计算,一般在1%-5%之间,但具体比例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存在更高或更低的情况。
一、合法收费范围
基础标准:
个人:3%-10%(无抵押,风险较高)。
抵押贷款(如房产):1%-5%(风险较低)。
企业贷款:1%-5%(流程复杂,金额大)。
特殊情况:
小额贷款(10万元以下):固定费用3000-8000元,或按单笔3000-15000元收取。
高风险客户(征信差、负债高):费用可能达15%-20%。
二、收费差异原因
贷款类型:
信用贷收费高于抵押贷,因风险不同。
地区差异:
一线城市人力成本高,收费比三四线城市高1-2个百分点。
服务内容:
基础服务(材料整理、银行匹配):3%-5%。
增值服务(征信修复、加急办理):额外加收2%-5%。
三、合法性边界
收费限制:
银保监会规定,服务费与贷款利息合并计算后不得超过年化36%。
禁止行为:
收取“砍头息”、虚构“银行渠道费”等无依据费用。
合同要求:
收费条款需符合《民法典》“公平原则”,不得隐瞒或强制捆绑收费。
点击下方图片进行查看
四、如何判断收费合理性
计算:
使用公式:服务费=贷款金额×期限×费率,超过5%需警惕。
对比市场价:
普通个人贷款:3%-8%(超过10%需谨慎)。
企业/抵押贷款:1%-5%(视担保条件浮动)。
警惕话术陷阱:
拒绝“1%服务费”等低息诱饵,可能通过隐藏公式推高费用。
五、建议
选择正规机构:
优先选择持牌金融机构合作的中介,收费透明且在5%以内。
要求明细清单:
要求中介出具《服务费明细清单》,对照《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核查。
避免四类中介:
要求预付定金者、承诺“洗白征信”者、自称“银行直贷中心”者、办公地点与银行网点分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