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MACD准十倍?搞懂了CR指标的门道,说不定能少走十年弯路。
CR指标全称中间意愿指标,听起来玄乎,说白了就是测量多空双方在"拔河比赛"中的实时比分。它把26天内的多空力量变化浓缩成四条曲线,像极了武侠小说里的四象阵法。不过别被这些专业术语吓到,咱们普通股民用起来其实特别简单:当CR线突然从80以下蹿到300以上,就像烧开的水壶突然尖叫,这时候可得赶紧按住壶盖(手里的股票)别被烫着。
去年8月那波过山车行情,我就是靠着CR指标提前三天减仓。记得那天CR白线突然在200位置来了个"鹞子翻身",黄线绿线跟着玩起"叠罗汉",这分明是主力在玩"胜利大逃亡"的把戏。果不其然,三天后大盘直接表演"跳水冠军",隔壁老王又成了那个在营业部门口蹲着抽烟的失意人。
不过CR指标最妙的地方在于它能"看图说话"。当四条线像麻花一样拧在一起横盘超过两周,这就是主力在"憋大招"的信号。去年我跟踪的一只消费股,CR线在120-180区间足足盘了19天,突然有天白线"旱地拔葱"冲破天际线,这时候你要还不懂上车,那可真是辜负了主力画的这份"藏宝图"。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的血泪教训。曾经有支科技股的CR线连续7天在400以上狂欢,我以为是主力在"开派对",结果人家是在"最后的晚餐"。后来才明白,CR值突破天际时一定要看成交量这个"照妖镜"——要是量能跟不上,再漂亮的CR曲线都是主力画的"美人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