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新股民连收益率计算公式都没搞懂,就敢跟着朋友买热门股。直到需要补仓才发现,自己连真实盈亏都没算清楚,活像个在赌场记账的糊涂蛋。
先别急着拿计算器,咱们得理清最基本的计算逻辑。假设你去年3月以10元买入1000股,今年2月以12元卖出,中间还收到每股0.5元分红。很多人直接算(12-10)*1000+0.5*1000=2500元,收益率2500/10000=25%。这算法看着合理,实则埋着三个致命错误:没考虑资金时间成本、忽略手续费、忘记影响。
先说最核心的简单收益率公式:(卖出价+分红-买入价)÷买入价×100%。这个适合单次买卖的,但要注意三个细节:1.分红是否已扣税;2.买卖佣金至少双向各收万2.5;3.持有期间若遇到配股,成本价要重新计算。举个例子,10元买入的股票若10配3,配股价8元,新成本价=(10+0.3*8)/1.3≈9.38元。
对于频繁操作的投资者,建议采用时间加权收益率。具体操作是把投资期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收益率=(期末市值-期初投入)÷期初投入,最后把各阶段(1+收益率)连乘后减1。这个方法能真实反映操盘能力,避免因中途追加资金虚增收益。
关于合理收益率范围,这里有组反常识数据:近十年偏股基金年化收益中位数是9.8%,但普通股民实际到手收益中位数是-3.2%。差距主要来自追涨杀跌和频繁交易产生的摩擦成本。我的经验是,能稳定跑赢通胀+3%就算合格,比如当前阶段年化8%-12%是比较现实的目标。千万别信那些天天晒单的"股神",去年某大V被曝P图造假,所谓年化300%的收益,实则是用20个账户轮流试错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