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重拳出击,这家老牌上市民企为何沦为“害群之马”?
近日,A股市场再曝惊天雷暴!东方集团(600811.SH)因涉嫌2020年至2023年连续四年财务造假,被证监会通报可能触发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消息一出,公司股价单日暴跌7.36%,总市值仅剩78.3亿元,年内累计跌幅超37%。这家曾被誉为“中国最早上市民企之一”的老牌公司,为何走到如此境地?
财务造假规模惊人,退市风险高悬
据证监会调查,东方集团连续四年通过虚增收入、隐瞒亏损等手段伪造财务数据,导致2020年至2023年财报严重失实。尽管2020年表面盈利,但2021至2024年连续四年实际净亏损累计超50亿元,其中2024年预计亏损8亿至12亿元。若造假事实最终被认定,公司将面临强制退市,成为新规下又一家被“出清”的问题企业。
连环暴雷:从资金链断裂到控股股东失信
事件导火索可追溯至2024年6月,东方集团突然曝出子公司16.4亿元存款无法提取,引发上交所紧急问询。随后,证监会以“信披违规”立案调查,揭开了财务造假的冰山一角。更令人咋舌的是,控股股东张宏伟及关联方承诺化解资金危机却屡屡失信,导致公司陷入预重整却“不符合重整条件”的绝境。此外,公司6.29亿元募集资金无法按期归还,资金链已濒临断裂。
股民如何索赔?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东方集团仍有股东12.9万户,在初步查明公司涉及财务造假后,投资者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成了需要关心的问题。
北京国舜律师事务所律师董飞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即使最后因触及重大违法导致退市,但只要仍在正常经营,就可通过法律途径索赔来帮助股民争取合法权益。”
对于索赔范围,董飞进一步指出,“索赔时间范围有开始与截止两个时间,由于东方集团是于2020年开始涉嫌财务造假,所以从东方集团2020年报发布的那一天就已涉及虚假陈述,其后买入的投资者均可以进行索赔,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其在2020年半年报就已涉嫌财务造假,则该时间可能提前到2020年半年报发布日;至于截止时间点则可能需要法院最终认定,一个时间点可能是证监会立案的时间,另一个便是彼时财务公司大额存款提取受限揭露日的时间。但最后的具体时间点,还需要看证监会的最终处罚结果。”
从资本宠儿到造假典型,东方集团的坠落印证了监管层“零容忍”的决心。随着退市新规的严格执行,A股“劣币驱逐良币”的时代正走向终结。唯有坚守价值投资,方能在风浪中稳舵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