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股市跌破前低,下行压力较大
1、今日股指分化,IH(50股指)涨0.7%,IF(300股指)跌0.96%,IC(500股指)跌0.99%,IM(1000股指)跌1.59%。
2、两市股指震荡下行,三大指数均创年内新低。截至收盘,沪指跌1.03%,深证成指跌1.41%,创业板指跌1.36%。净卖出超15亿。
1、市场情绪仍弱,今日继续大幅流出,带动股市下跌,可能与年底动作有关。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与市场预期有所偏差,对房地产、政府债务等市场关注的长期风险着墨有限,未有更多解决措施及指导出台,市场情绪转弱。
3、短期内市场情绪不修复的情况下股市下行压力大,反弹上涨可能性较低,需要关注政策端以及经济好转信号。
贵金属——美联储认为通胀压力减弱,金银随之上涨
1、金银主力合约普涨。沪金主力涨0.21%。沪银主力涨0.48%。
2、国际影响加剧。美元指数跌至102.27左右,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走低至3.89%左右。国际市场价格升至2040左右,现货白银升至24.1左右。
1、昨日美联储官员普遍认为美国通胀将继续放缓,降息预期提前,金银价格升高。
3、本周有多个美联储官员讲话,或倾向于用鹰派发言控制市场热度,金银上方面临压力,本周五会公布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数据PCE物价指数,对金银价格会产生较大影响。
4、长期来看,美联储有望在明年逐渐步入降息节奏,对金银长期利好。
国债——短期国债期货高位震荡,等待降息降准预期
1、今日国债期货震荡分化。2年期国债期货(TS)主力合约跌0.02%,5年期国债期货(TF)主力合约跌0.06%,10年期国债期货(T)主力合约跌0.05%,30年期国债期货(TL)主力合约涨0.1%。
2、中国央行今日开展134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151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有26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200亿元。
1、央行酌情释放流动性,债市目前处于震荡趋势。
2、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预期仍在,但本月降息概率较小,债市目前处于较高位置,短期内倾向于高位震荡,中期有望走出震荡上行走势。
双焦——政策真空期,需求弱势主导盘面
1、MYSTEEL:本周唐山主流样本钢厂平均铁水不含税成本为3025元/吨,平均钢坯含税成本3884元/吨,周环比上调32元/吨,与12月20日当前普方坯出厂价格3620元/吨相比,钢厂平均亏损264元/吨,周环比增加122元/吨。
2、今日焦煤线上竞拍仍较差,部分流拍,成交价走低
短期有反弹需求,中期日线级别震荡运行,目前行情由需求较差主导,焦煤冬季供应紧张问题不是焦点,后续还存在的炒作点为补库,但由此带来的行情不可过分期待。
纯碱——传闻远兴三号线出产品加之进口不及预期,纯碱远月震荡下跌
1、2023年11月中国纯碱进口9.72万吨,较上月减少5.71万吨,跌幅为37.01%,进口均价223.64美元/吨(按照7.2的汇率换算人民币是1610.2)。
2、上午,国内纯碱市场无较大波动,偏稳震荡。碱厂设备大稳小动,供应小幅提升,待发订单尚可,企业库存小幅累库趋势。下游需求维持,采购不积极,刚需补库为主,对高价存抵触情绪。
基本面逻辑:市场传闻远兴三号线出产品,但今日的进口数据大幅不及市场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空头的信心。目前现货价格依旧高位,厂家订单尚可,本周库存预计小幅累库,基本面对于价格的判断还是偏震荡。
行情研判:高基差+低库存,叠加经历了前期2309和2412合约的软逼仓后,空头进攻非常谨慎。就基本面的定价来看,纯碱主力合约的基差779,高基差+低库存的基本面,并不具备趋势性下跌的行情。目前只能等待现货的松动或者库存的累积,供应端的利好扰动才能够形成空头趋势,否则只能是高位震荡对待。
甲醇——企业待发订单好转,带动甲醇价格上行
1、截至2023年12月20日11:30,中国甲醇样本生产企业库存45.35万吨,较上期增加1.00万吨,涨幅2.26%;样本企业订单待发27.96万吨,较上期增加2.70万吨,涨幅10.68%。
2、截至2023年12月20日,中国甲醇港口库存总量在96.76万吨,较上一期数据增加1.66万吨。其中,华东地区窄幅累库,库存增加0.19万吨;华南地区累库,库存增加1.47万吨。
3、截至2023年12月20日14:00港口库存数据发布,周期内中国甲醇样本到港量为44.14万吨。
基本面逻辑:目前的基本面利多利空消息都有,处于比较平衡的时期,叠加原油反弹,带动甲醇价格小幅上涨。就基本面来看,内地依旧强于港口,内地企业待发订单上涨,但港口库存上涨,加之到港量上涨对价格形成压力。
突发情况:红海事件影响原油运输,抬升原油的成本,整个能化在原油带动下,比较抗跌。
行情研判:短期在成本端支撑+供需平衡下,叠加突发事件,甲醇价格震荡偏强运行。
豆粕——豆粕供大于求格局未改,延续弱势运行
1、期货情况:今日豆粕M2405收盘价为3355元/吨,跌38元/吨,跌幅1.12%,持仓137万手,日增仓4万手。现货方面,今日沿海油厂主流报价下调20-50元/吨,其中天津3900跌30元/吨,山东3850跌20元/吨,江苏3840跌20元/吨,广东3860跌30元/吨。
2、国内外情况:
(1)在连续两周减量后,上周国内主要大豆油厂的大豆开机率有所增长,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数据显示,截止到第50周末,国内油厂平均开机率为51.45%,较前周的49.73%开机率增长1.72%。全国油厂大豆压榨总量为200.19万吨,较前周的193.51万吨增加了6.68万吨,其中国产大豆压榨量为1.26万吨,进口大豆压榨量为198.93万吨。本周预期大豆加工量继续小幅增加至208.66万吨,开机率为53.63%。
(2)进口大豆升贴水:墨西哥湾(1月船期)245美分/蒲式耳,与上个交易日相比持平;美国西岸(1月船期)235美分/蒲式耳,与上个交易日相比持平,;巴西港口(1月船期)245美分/蒲式耳,与上个交易日相比持平。
(3)天气预报称巴西干旱作物带将在未来几天迎来急需的降雨。此外,巴西12月大豆出口量有望同比增加逾一倍。不过在近几周,分析师已经调降他们对于巴西收成的预期,且周二公布的一农场调查显示,马托格罗索州出现热浪且降雨稀少,可能导致该州产量大幅减产。
在新季美豆供给偏紧的格局下,2023/24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宽松的预期,使巴西大豆丰产预期能否兑现成为关键,而阿根廷大豆保持丰产预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巴西大豆减产的影响;近期南美天气仍是市场交易的重点,因巴西天气前景改善,美豆缺乏上行动能。国内大豆到港增加,豆粕供应充足;下游养殖处于亏损状态情况下,维持随用随采,需求提振有限,短期处于供大于求格局,加上成本端缺乏提振,总体来看豆粕缺乏大幅度利好,继续随外盘弱势运行。
豆油——外部市场缺乏利好,豆油宽幅震荡运行
1、期现货情况:今日豆油Y2405收盘价为7612元/吨,跌幅0.16%。华东现货基差为01+(730-760)元/吨,华南现货基差为01+(180-300)元/吨,山东现货基差为05+(580-650)元/吨,华北现货基差为05+(560-580)元/吨。
2、全球油脂市场情况:
(1)阿根廷豆油(1月船期)C&F价格946美元/吨,与上个交易日相比上调12美元/吨;阿根廷豆油(3月船期)C&F价格928美元/吨,与上个交易日相比上调7美元/吨。
(2)加拿大进口菜油C&F报价:进口菜油(1月船期)C&F价格1150美元/吨,与上个交易日相比持平;进口菜油(3月船期)C&F价格1170元/吨,与上个交易日相比持平。(金十数据APP)(2)因也门的胡赛武装袭击驶往以色列的红海船只,导致海上贸易受到扰乱,运输成本上涨,原油期货上涨。
(3)据马来西亚独立检验机构AmSpec,马来西亚12月1日至20日棕榈油出口量为852138吨,环比下降2%。
巴西植物油工业协会(Abiove)表示,2024年巴西生物柴油需求将增加至89亿升,高于2023年估计的73亿升,因柴油中生物柴油的强制性混合比例更高,将推动消费。巴西大约70%的生物柴油由大豆加工生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