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报道,8月4日,某省发改委的专项建设债券工作实施方案披露,国开行、农发行向邮储银行定向发行专项建设债券,中央财政按照专项建设债券的90%给予贴息,国开行、农发行利用专项建设债券筹集资金、建立专项建设基金,主要采用股权方式投入,用于项目资本金投入、股权投资和参与地方投融资公司基金。
多方求证获悉,这批用于补充地方建设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建设债券的规模,国开行大约为2000亿元,农发行为1000亿元,总规模为3000亿。而此前外媒报道的万亿专项金融债,则可能要分批次,或在三年内完成。
与此同时,多地城投公司正陆续向省发改委上报纳入专项基金投资范围的备选项目,再由发改委推荐到两家银行。备选项目须在保障房、水利、城市管廊、燃气等22类与基建和民生相关的项目之内。不少省份项目上报可行项目的截止日期为8月5日。另外,8月10日前,相关清单项目还要报到国家发改委和国开行、农发行总行层面。相关人士表示,此次政策“力度非常大”,其重点就在于相关政策性银行通过发行专项金融债所募集的专项建设基金可“用于项目资本金投入”。
另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近期第一批专项建设债券即将推出,各地已进入相关申报程序。
此次债券发行投资领域包括五大类和22个领域。其中,五大类包括:易地扶贫搬迁等三农建设;轨道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建设工程;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等转型升级项目。从22个领域内容来看,与国家发改委半年多来推出的11个重大工程包内容重合度甚高。
此外,国家发改委要求债券发行不得用于公益性无收益项目。而从专项建设基金的退出方式来看,主要采用合同约定项目期限、投资主体分期回购,也可以采用股权转让、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化方式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