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榆林地区限产目标
榆林《2021年度能耗双控目标》任务下达通知,明确提出2021年榆林市能耗总量控制在3937万吨标准煤以内。其中三季度能源消费量控制在3558.4万吨以内,9月能源消费量控制在140万吨标准煤以内,具体能源消费量控制标准如下:
图片
通知中明确提到,确保三季度单位GDP能耗下降2%,四季度能耗降低3.2%目标任务,每月规模上工业能源消费要控制在300万吨标准煤左右。其中在主要调控措施中提到“两高”企业实施降低生产运行负荷,确保9月份限产50%。
此轮能耗双控升级,矛头直逼煤化工企业,榆林作为我国煤化工企业要地,其中涉及PP企业包括神华榆林30万吨/年、中煤榆林30万吨/年、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100万吨/年PP装置,这些煤制装置基本都有企业内部配套上游装置,但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当地煤炭及煤制甲醇等企业负荷下降,短期煤制PP暂时影响力度不明显,但长期受原料供应紧缺、价格高位,煤制PP成本压力将再度升级。
目前煤制PP成本已经进入历史新高状态,2021年1-9月平均成本8181元/吨,同比去年同期6135元/吨涨幅33.35%。在能耗双控影响,动力煤价格连续飙涨,已经给煤制企业当头一棒,煤制企业利润已经进入萎缩严重时代。成本优势暂时已经成为过去,目前煤制企业1-9月平均利润维持在304元/吨,同比去年同期(1264元/吨)降幅75.95%。作为煤制企业无论是从成本面考虑还是从能耗双控方面分析,减产降负荷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来自于隆众资讯)
另外,现在“双控”的方法实际上还是限制标准煤,也就是要通过控制煤的发放量来实现碳排放的目标。
02
限产化工企业名单
根据榆林地区的限产,化工企业名单如下:
图片图片
03
期货上涨幅度十分迅速
从上涨的速度来看,塑料L与PP确实受到资金方面的推动,尤其是以中信席位与永安席位的资金大力买入,引发价格急涨,或许商品量化资金现在体量太大,会进一步加大市场的波动。
而且,量化资金最近非常流行,证券市场成交量也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下面塑料L的价格上涨的速度大于PP,符合产业面的逻辑。
图片
如果看一下周线图,PP的价格上升过高,可能持续性存疑,而且市场还没有考虑到今年600万装置的新投产,现在市场的焦点主要还是在供给端的逻辑。
图片
一般行情上涨最好是小碎步上涨,如果上涨过于急速,可能说明主力资金不想打持久点,这一点葛大爷是深有体会的:
图片
04
为什么现货企业不认可
今年大部分产业客户的与期货市场的逻辑有很大的不同,因为2201合约的塑料L与PP都是主力合约,而且主力合约是在走预期的故事。
一个正常的上涨市场应该是现货上涨---基差走强----期货拉涨,并且现货涨得幅度大于期货,即所谓的基差走强--市场呈现反向市场结构,英文名叫back结构,这种上涨产业才比较理解与接受。
但是,今年上述传统的理论在很多情况下已经失效,资金面似乎对于结构并不感兴趣,资金面主要还是以短期交易为主。
我们看一下PP的价差结构:
图片
在PP与塑料L大涨的过程中,代表现货的近月反而走势低于远月,市场实际上在交易预期,而大部分产业客户是盯着现货看期货。
但是,金融的逻辑是远月期货预期拉着现货走,产业界与资金派的逻辑是不同的,分歧就产生了。
05
机构观点
下面分析来自于中信期货研究报告,内容如下:
陕西榆林“双控”政策落地 9 月 13 日,榆林发改委 2021 年 272 号文发布了“关于确保完成 2021 年度能耗双控目 标任务的通知”,通知将对重点用能企业实施限产、停产等调控通知,多家聚烯烃企业处于文件名单中,面临限产。
政策影响分析:聚烯烃单月供应减量2-3%,2020年榆林原煤产量超5亿吨,占全国产量13%,排名地级市原煤产量第二,仅次于鄂尔多斯,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煤化工生产基地。位于榆林市的煤制烯烃企业包括中煤榆林、延长中煤榆林、神华榆林、长庆榆林,一共4家,涉及产能见下表。
图片
此次这4家企业均在发改委限产名单中,限产幅度规划为50%,时间尚不确定。根据文件中9月份能源消耗量控制在140万吨标准煤以内,第四季度每月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控制在300万吨标煤左右”的表述,以及全运会正在召开的背景(榆林煤矿已因此停售,我们倾向于 50%的高限产力度9月会较严格执行,10月后存在放松的可能。
假设上述企业全部按照发改委文件执行50%的高力度限产,单月减产量PP7 万吨、PE9万吨(其中LLDPE3.8万吨),占单月表观供应2-3%,影响幅度 PE/LLDPE稍大于PP。
政策是否会进一步扩散?
陕西其他地区、宁夏、新疆有涉及风险 陕西、内蒙、宁夏、新疆是国内煤制烯烃企业主要所在地,内蒙上半年双控已双绿灯达标,在榆林落地后,陕西其他地区、宁夏、新疆是未来可能受双控影响的地区。
大涨反映双控扩散预期,需求疲软上涨或不具备持续性 宏观数据与微观调研均反映聚烯烃下游消费疲软,考虑到疫情对需求的负面冲击未散, 以及四季度上游新产能投放预期,即使宁夏执行与榆林一样的限产,但时间只有一个 月的话,供需预期仍难令人乐观,除非双控长时间持续。
大涨是在放大未来限产扩散的不确定性,有过分炒作之嫌,但短期证伪有难度,9 月需求虽弱供应却也不宽 松,现实矛盾有限,因此冲高回落是中线大概率结果,但短期仍需谨慎高波动风险。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免费领【7月行业热报】”,可获得关于免费领【7月行业热报】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榆林地区限产目标
榆林《2021年度能耗双控目标》任务下达通知,明确提出2021年榆林市能耗总量控制在3937万吨标准煤以内。其中三季度能源消费量控制在3558.4万吨以内,9月能源消费量控制在140万吨标准煤以内,具体能源消费量控制标准如下:
图片
通知中明确提到,确保三季度单位GDP能耗下降2%,四季度能耗降低3.2%目标任务,每月规模上工业能源消费要控制在300万吨标准煤左右。其中在主要调控措施中提到“两高”企业实施降低生产运行负荷,确保9月份限产50%。
此轮能耗双控升级,矛头直逼煤化工企业,榆林作为我国煤化工企业要地,其中涉及PP企业包括神华榆林30万吨/年、中煤榆林30万吨/年、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100万吨/年PP装置,这些煤制装置基本都有企业内部配套上游装置,但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当地煤炭及煤制甲醇等企业负荷下降,短期煤制PP暂时影响力度不明显,但长期受原料供应紧缺、价格高位,煤制PP成本压力将再度升级。
目前煤制PP成本已经进入历史新高状态,2021年1-9月平均成本8181元/吨,同比去年同期6135元/吨涨幅33.35%。在能耗双控影响,动力煤价格连续飙涨,已经给煤制企业当头一棒,煤制企业利润已经进入萎缩严重时代。成本优势暂时已经成为过去,目前煤制企业1-9月平均利润维持在304元/吨,同比去年同期(1264元/吨)降幅75.95%。作为煤制企业无论是从成本面考虑还是从能耗双控方面分析,减产降负荷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来自于隆众资讯)
另外,现在“双控”的方法实际上还是限制标准煤,也就是要通过控制煤的发放量来实现碳排放的目标。
02
限产化工企业名单
根据榆林地区的限产,化工企业名单如下:
图片图片
03
期货上涨幅度十分迅速
从上涨的速度来看,塑料L与PP确实受到资金方面的推动,尤其是以中信席位与永安席位的资金大力买入,引发价格急涨,或许商品量化资金现在体量太大,会进一步加大市场的波动。
而且,量化资金最近非常流行,证券市场成交量也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下面塑料L的价格上涨的速度大于PP,符合产业面的逻辑。
图片
如果看一下周线图,PP的价格上升过高,可能持续性存疑,而且市场还没有考虑到今年600万装置的新投产,现在市场的焦点主要还是在供给端的逻辑。
图片
一般行情上涨最好是小碎步上涨,如果上涨过于急速,可能说明主力资金不想打持久点,这一点葛大爷是深有体会的:
图片
04
为什么现货企业不认可
今年大部分产业客户的与期货市场的逻辑有很大的不同,因为2201合约的塑料L与PP都是主力合约,而且主力合约是在走预期的故事。
一个正常的上涨市场应该是现货上涨---基差走强----期货拉涨,并且现货涨得幅度大于期货,即所谓的基差走强--市场呈现反向市场结构,英文名叫back结构,这种上涨产业才比较理解与接受。
但是,今年上述传统的理论在很多情况下已经失效,资金面似乎对于结构并不感兴趣,资金面主要还是以短期交易为主。
我们看一下PP的价差结构:
图片
在PP与塑料L大涨的过程中,代表现货的近月反而走势低于远月,市场实际上在交易预期,而大部分产业客户是盯着现货看期货。
但是,金融的逻辑是远月期货预期拉着现货走,产业界与资金派的逻辑是不同的,分歧就产生了。
05
机构观点
下面分析来自于中信期货研究报告,内容如下:
陕西榆林“双控”政策落地 9 月 13 日,榆林发改委 2021 年 272 号文发布了“关于确保完成 2021 年度能耗双控目 标任务的通知”,通知将对重点用能企业实施限产、停产等调控通知,多家聚烯烃企业处于文件名单中,面临限产。
政策影响分析:聚烯烃单月供应减量2-3%,2020年榆林原煤产量超5亿吨,占全国产量13%,排名地级市原煤产量第二,仅次于鄂尔多斯,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煤化工生产基地。位于榆林市的煤制烯烃企业包括中煤榆林、延长中煤榆林、神华榆林、长庆榆林,一共4家,涉及产能见下表。
图片
此次这4家企业均在发改委限产名单中,限产幅度规划为50%,时间尚不确定。根据文件中9月份能源消耗量控制在140万吨标准煤以内,第四季度每月规上工业能源消费控制在300万吨标煤左右”的表述,以及全运会正在召开的背景(榆林煤矿已因此停售,我们倾向于 50%的高限产力度9月会较严格执行,10月后存在放松的可能。
假设上述企业全部按照发改委文件执行50%的高力度限产,单月减产量PP7 万吨、PE9万吨(其中LLDPE3.8万吨),占单月表观供应2-3%,影响幅度 PE/LLDPE稍大于PP。
政策是否会进一步扩散?
陕西其他地区、宁夏、新疆有涉及风险 陕西、内蒙、宁夏、新疆是国内煤制烯烃企业主要所在地,内蒙上半年双控已双绿灯达标,在榆林落地后,陕西其他地区、宁夏、新疆是未来可能受双控影响的地区。
大涨反映双控扩散预期,需求疲软上涨或不具备持续性 宏观数据与微观调研均反映聚烯烃下游消费疲软,考虑到疫情对需求的负面冲击未散, 以及四季度上游新产能投放预期,即使宁夏执行与榆林一样的限产,但时间只有一个 月的话,供需预期仍难令人乐观,除非双控长时间持续。
大涨是在放大未来限产扩散的不确定性,有过分炒作之嫌,但短期证伪有难度,9 月需求虽弱供应却也不宽 松,现实矛盾有限,因此冲高回落是中线大概率结果,但短期仍需谨慎高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