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持续推进,刚性兑付正逐步打破资管新规出台前,商业银行多数理财产品采取“预期收益率”宣传销售,运用资金池等模式兜底,这让投资者以为银行理财保本保收益是常态。但刚兑模式蕴藏了巨大的风险,近年来P2P 行业暴雷潮,便是刚兑埋下的祸根。
资管新规的核心目的之一即为打破刚兑。净值型理财产品在债市大幅调整时期出现小幅回撤,与债券基金表现类似,这是正常的,也恰恰说明我们的银行理财开始回归“代客理财”之本源,真正打破刚性兑付。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统计,截至6 月1 日,今年以来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低于1 的有268 只,约占今年发行产品数量的5.29%。若债市持续下跌,我们预计此类产品数量还将上升。
银行理财优势削弱,加大权益类产品布局或势在必行资管新规出台前银行理财相对其他资管产品,有两大优势。一是强大的分销网络,二是刚兑优势保证投资者可获取预期收益。资管新规后,第二点优势不复存在,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保险资管、券商资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如果银行理财收益率不及其他同类的资管产品,将削弱其竞争优势,造成规模下降,进而影响银行中收。截至19 年末,A 股上市的33 家银行非保本理财余额为20.4 万亿元,同比增长8.6%。19 年中行、中信、北京等银行理财中收降幅较大。
固收类产品优势受挤压,银行需克服权益投资短板。理财产品破刚兑后,投资者舒适区被打破,被动接受资管产品净值化,其风险偏好或被动提升,部分或流向权益类产品。同时,理财投资非标受限,产品收益率无法再通过非标提升——理财子公司需及时布局权益类产品,增加产品竞争力。截至1H19,我国银行业非保本理财余额22.18 万亿元,投向二级股票市场的很少,我们测算约在2%-2.5%左右,对比海外银行系资管公司,提升空间较大。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国债逆回购交易入口”,可获得关于国债逆回购交易入口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资管新规的核心目的之一即为打破刚兑。净值型理财产品在债市大幅调整时期出现小幅回撤,与债券基金表现类似,这是正常的,也恰恰说明我们的银行理财开始回归“代客理财”之本源,真正打破刚性兑付。根据中国理财网数据统计,截至6 月1 日,今年以来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低于1 的有268 只,约占今年发行产品数量的5.29%。若债市持续下跌,我们预计此类产品数量还将上升。
银行理财优势削弱,加大权益类产品布局或势在必行资管新规出台前银行理财相对其他资管产品,有两大优势。一是强大的分销网络,二是刚兑优势保证投资者可获取预期收益。资管新规后,第二点优势不复存在,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保险资管、券商资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如果银行理财收益率不及其他同类的资管产品,将削弱其竞争优势,造成规模下降,进而影响银行中收。截至19 年末,A 股上市的33 家银行非保本理财余额为20.4 万亿元,同比增长8.6%。19 年中行、中信、北京等银行理财中收降幅较大。
固收类产品优势受挤压,银行需克服权益投资短板。理财产品破刚兑后,投资者舒适区被打破,被动接受资管产品净值化,其风险偏好或被动提升,部分或流向权益类产品。同时,理财投资非标受限,产品收益率无法再通过非标提升——理财子公司需及时布局权益类产品,增加产品竞争力。截至1H19,我国银行业非保本理财余额22.18 万亿元,投向二级股票市场的很少,我们测算约在2%-2.5%左右,对比海外银行系资管公司,提升空间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