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费与价格共振,矿端压力凸显
北京时间3月24日,据Fastmarkets消息,加拿大矿商泰克资源和韩国锌冶炼企业Korea Zinc已经达成了2020年的锌精矿年度加工费(TC)协议,基准加工费最终敲定在了299.75美元/干吨。该协议没有价格分享,基准价较2019年的245美元/干吨水平,是2008年以来的新高水平。
此次接近300美元/干吨的加工费,基本符合市场对于精矿供应过剩的一致性预期,也与此前安泰科的预判基本一致。但与预期不太一致的是,今年的协议没有价格浮动分享。此前,在2007年,基准加工费最高曾达到过300美元/干吨,并且具有价格分享,但当时锌价正处于高位,年均价超过3200美元/吨,并未损及矿山利润。
3月24日晚,安泰科在获悉该TC信息时,曾与海外主要矿山、贸易商和国内生产者交流,多数人认为,低于300美元属于合理水平,但目前形势下,矿山面临较大压力。
在市场行情走势极端的时候,价格分享的取消,实际是将价格下跌的风险全部落在了矿山头上。今年锌价的走低,已大大压缩了矿山利润,当前,锌价跌破矿山80%分位成本支撑并滑向70%分位线支撑,虽然能源价格下行冲抵了部分成本,但杯水车薪。在其他生产要素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加工费的走高,使成本曲线整体抬升超过100美元/吨,叠加铅精矿加工费的上涨以及白银等其他伴生副产品收益的下降,对矿山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今年高加工费、零分享的模式下,签订长单的冶炼厂可有效规避价格下跌带来的不确定性,保护冶炼端利润,体现出了长单采购模式的价值。目前,海外冶炼厂最终实现的加工费基本锁定在了300美元/干吨,创下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海外冶炼或将迎来近十年利润最好的一年。丰厚的利润将刺激冶炼保持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价格下跌导致自下而上挤出产能的传统路径失效,因此,今年的锌市场行情已明确走向矿山增量压缩、但冶炼如期增产的局面。
虽然当前锌价已经跌至1800美元/吨附近,但并不会立刻导致矿山减产,价格长期低位才可能导致产能退出。前几年,锌价在高位、加工费很低,矿山利润丰厚,相对充裕的现金流可使矿山承受一定幅度的短期亏损。
海外疫情扰动下,矿山生产影响扩大
当前海外矿山的减产,主要是疫情导致。本周,海外多地疫情继续扩散,除此前的欧洲、南美等地区,南非、印度、澳大利亚等地防控措施均有所升级。据安泰科的动态跟踪和梳理,海外已有秘鲁、南非、印度等多个国家矿山生产受到影响,部分新扩建或重启项目已被推迟。
目前,已经有多家国外矿企宣布短期协议遭遇不可抗力因素而阶段性断供,接下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和矿山面临停产风险。受疫情影响,全年的铅锌精矿和金属产量都将较预期下调。据安泰科年初预计,2020年海外矿山将增产51万吨锌精矿、2.7万吨铅精矿。但3月25日最新评估,目前疫情已影响了2020年10.8万吨的锌精矿计划产量、3万吨的铅精矿计划产量。
相比之下,当前海外冶炼端受到的影响相对较轻。据公开披露的消息,仅有Nexa、HZL、嘉能可等旗下冶炼厂短期生产或受干扰,但影响不大。Nexa位于秘鲁的Cajamarquilla锌冶炼厂运行50%的产能,嘉能可位于意大利的铅冶炼厂已经停产,锌系统的Waelz回转窑也已停产,但锌冶炼厂仍在运营;印度HZL的铅锌冶炼或均停产一周。据安泰科3月25日最新评估,目前疫情已影响了2.3万吨的精锌计划产量,2.5万吨的原生铅计划产量。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