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债资金是政府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支撑作用十分明显,就重大区域增长极来说同样如此。”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汤林闽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专项债资金可主要用于重大区域基建补短板的项目上,以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环保、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为重大区域增长极清扫发展障碍、积累发展基础;还可以发挥引领作用,优化投资的整体方向和结构,促进重大区域增长极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业内专家表示,伴随重大区域增长极投资升温,聚焦补短板强动能的重大项目密集开工,专项债的作用也会更加凸显。展望下一阶段,轨道交通、乡村振兴、水资源配置等或成地方政府专项债重点投资方向。
据统计,截至5月31日,我国已发行地方债超过1.9万亿元,其中新增地方债约1.46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已累计发行约8600亿元,至此,提前下达的8100亿元新增专项债额度已经完成。
汤林闽表示,按照财政部对新增专项债额度2.15万亿元在9月底前全部发行完的要求,前五个月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接下来4个月的新增债发行仍面临压力。总体来看,仍需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统筹考虑、充分准备、精细规划、做足预案,确保剩余新增地方债能在平稳按时完成发行。
国金证券报告指出,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完成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加大城际交通、市政、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因此,高铁建设等交通运输、地下管网、乡村振兴以及生态环保等项目将成为地方政府专项债重点投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