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终于还是出手了,1月16日,证监会宣布对多家券商的处罚措施以整治两融(融资融券)业务的不规范;同一天,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违规进入股市的杠杆资金,也是当头一棒。同时,中信证券又公告大股东减持100多亿。受此影响,金融股上演跌停潮,保险股全线跌停,券商股除国信证券外亦全部跌停,银行股中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跌停,板块个股全线暴跌。
直接原因是融资融券加杠杆绑架了A股。据分析,A股是全球杠杆最高的市场之一。数据显示,A股保证金债务占流通市值比重达7.8%,占总市值比重2.9%。相比之下,美国股市牛市六年,纽交所杠杆率仅为2.4%,台湾地区1.0%,日本仅0.5%。
经济与股市分道扬镳,实体经济持续低迷,去年12月份CPI同比增长近1.5%,PPI同比下降1.99滑落至两年新低,PMI50.1再次逼近警戒线,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双双下滑,但M2依旧保持稳健增长,已经超过120万亿。而这还是在去年二季度开始,管理层持续不断的政策定向微刺激之后,实体经济交出的成绩单。
虽然去年底央行突然降息,资金成本的下降意在刺激企业的投资活力,但从过去一年的调控来看,中小民企的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没有改善,在财大气粗的银行面前不得不低头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年来的国进民退,土地、人工等成本的大幅提升,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已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释放出来的资金、存款、地产、煤炭行业甚至从古玩市场挤压出来的流动性全部涌入股票市场,股指半年上涨近1500点。当管理层对于实体经济左右为难、货币政策同样纠结的时刻,实体经济毫无起色,股票市场却疯牛狂奔。
面对外围美联储加息预期、欧洲、日本经济不振,国内土地财政的困扰、地方债务的飙升、环保压力的增长、国企改革的履步维艰,管理层仅靠单一的大基建投资稳定经济不是长久之计,实体经济如果不能企稳,单纯靠加杠杆的股市风险更大。一方面管理层希望降低成本并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甚至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但另一方面股市就会因此而失去理智。作为投资者本身来讲,也希望改变熊长牛短的局面,牛市能够走得更长、更远、更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