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个别信用风险事件不构成利率变化的核心要素
近期信用违约事件对债券类资产造成赎回压力,短期对利率上行产生小幅助推,信用利差走阔。但利率仍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国际油价、美债收益率及国内政策的综合考虑,信用事件并非决定性的核心因素。
风险扩散更可控,本轮债券违约对风险偏好的压制更为温和
不同于此前,本次信用风险既非在经济高波动下行、企业盈利式微的宏观环境下,也非以国企、城投等为主。而是以信贷受限的民企为主,处于去杠杆的政策周期之下,融资收紧的节奏可调整性强,且当前经济增长韧性被不断验证,为信用基本面提供有力支撑,因此信用违约大幅扩散的风险可控,对于风险偏好的压制作用较为温和。
融资偏紧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将逐步缓和
18Q1 财报显示A 股多数板块筹资现金流较去年同期大幅下行,反映了融资环境偏紧对企业经营活动已经产生实质影响,也让市场对企业后续盈利状况产生担忧。当前融资收紧的节奏更多取决于政策把控,尽管去杠杆大方向不变,但为防止信用风险扩散,前期实体去杠杆的节奏或将迎来缓和,企业筹资可环比改善,盈利韧性持续。
信用风险导致市场对高杠杆公司信心不足,但杠杆率非唯一衡量指标
A 股市场在融资环境偏紧、信用风险事件发生时,整体表现与信用风险事件的相关性不强,但从个股涨跌来看,对高杠杆公司的信心会下降。M2增速在10%以下或成为常态,谨慎对待前期加杠杆仅实现规模扩张却未盈利增强的“做大但未做强”高杠杆公司,但对于1)筹资经营能力对高财务杠杆有强支撑;2)需求较旺带动当前产能扩张杠杆上行;3)行业属性高杠杆但具备相对融资成本优势的龙头等,宜区别对待而非一概谨慎。
慢牛格局中的折返跑,再均衡
5/19 中美就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贸易摩擦暂告段落,风险偏好压制减轻,后续关注具体细则对行业影响。三重预期差中第一重:盈利韧性、信用缓和正得到印证;第二重货币修正、利率小幅回升也逐步体现;第三重风险偏好修正将随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和而演绎。建议优先配置增量资金倾斜、调整充分的大周期(地产/建材/航空),战略配置供需共振、产能扩张的大众消费(医药/旅游/零售),成长挖掘α景气度与估值匹配(军工/光伏)。主题建议重点关注环保大会政策受益领域:污水处理、新能源、乡村振兴。
风险提示:去杠杆力度超预期;基建下行压力超预期;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超预期;美债收益率上行速度过快造成利率抬升压力超预期。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2025国庆休市安排”,可获得关于2025国庆休市安排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个别信用风险事件不构成利率变化的核心要素
近期信用违约事件对债券类资产造成赎回压力,短期对利率上行产生小幅助推,信用利差走阔。但利率仍主要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国际油价、美债收益率及国内政策的综合考虑,信用事件并非决定性的核心因素。
风险扩散更可控,本轮债券违约对风险偏好的压制更为温和
不同于此前,本次信用风险既非在经济高波动下行、企业盈利式微的宏观环境下,也非以国企、城投等为主。而是以信贷受限的民企为主,处于去杠杆的政策周期之下,融资收紧的节奏可调整性强,且当前经济增长韧性被不断验证,为信用基本面提供有力支撑,因此信用违约大幅扩散的风险可控,对于风险偏好的压制作用较为温和。
融资偏紧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将逐步缓和
18Q1 财报显示A 股多数板块筹资现金流较去年同期大幅下行,反映了融资环境偏紧对企业经营活动已经产生实质影响,也让市场对企业后续盈利状况产生担忧。当前融资收紧的节奏更多取决于政策把控,尽管去杠杆大方向不变,但为防止信用风险扩散,前期实体去杠杆的节奏或将迎来缓和,企业筹资可环比改善,盈利韧性持续。
信用风险导致市场对高杠杆公司信心不足,但杠杆率非唯一衡量指标
A 股市场在融资环境偏紧、信用风险事件发生时,整体表现与信用风险事件的相关性不强,但从个股涨跌来看,对高杠杆公司的信心会下降。M2增速在10%以下或成为常态,谨慎对待前期加杠杆仅实现规模扩张却未盈利增强的“做大但未做强”高杠杆公司,但对于1)筹资经营能力对高财务杠杆有强支撑;2)需求较旺带动当前产能扩张杠杆上行;3)行业属性高杠杆但具备相对融资成本优势的龙头等,宜区别对待而非一概谨慎。
慢牛格局中的折返跑,再均衡
5/19 中美就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贸易摩擦暂告段落,风险偏好压制减轻,后续关注具体细则对行业影响。三重预期差中第一重:盈利韧性、信用缓和正得到印证;第二重货币修正、利率小幅回升也逐步体现;第三重风险偏好修正将随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和而演绎。建议优先配置增量资金倾斜、调整充分的大周期(地产/建材/航空),战略配置供需共振、产能扩张的大众消费(医药/旅游/零售),成长挖掘α景气度与估值匹配(军工/光伏)。主题建议重点关注环保大会政策受益领域:污水处理、新能源、乡村振兴。
风险提示:去杠杆力度超预期;基建下行压力超预期;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超预期;美债收益率上行速度过快造成利率抬升压力超预期。



